動態新聞
Welcome to inquire by phone (weekdays 8:30-17:30)
400-633-9001
台灣引人為傲的製造業奇蹟,可能會因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BAM)而殞落?這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。要進行減碳,不知從何做起;想做碳盤查,沒有經費;減碳做不夠,歐美客戶馬上抽單……。環境部長彭啓明拋出2032年減碳40%的目標,棍棒有了,但胡蘿蔔在哪裡?
一場衝擊製造競爭力的危機,正在台灣各處引爆!
導火線,是去年10月開始試行、將屆滿一週年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。遠在半個地球外的CBAM,才剛試轉,就已讓台灣產業動盪不已,甚至引發倒閉潮。
特別是素有「工業之母」之稱、年產值上兆元的精密機械製造業供應鏈,居然傳出上百家中小型鑄造廠收攤不玩了。速度之快,連官方都來不及訪查、統計。
中部在地產業組織「低碳產業永續發展聯盟」(LCIA)預測,如果不加快腳步提升總體競爭力,可能還會有近200家廠商消失在產業裡,對台灣的製造力而言,將是一大警訊。